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,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、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朱炳仁监制,朱炳仁艺术博物馆出品。现已登陆世屹电商销售中心和即将登陆中艺优美·头等舱,与大家见面!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,色泽金黄,寿字连环,是铜雕技艺的高端作品。
视觉 | 世屹文化
监制 |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
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
遗产唯一传承人 朱炳仁
出品 | 朱炳仁艺术博物馆
西北有宫
黄铜为墙
题日地皇之宫
——西汉东方朔
去过杭州雷峰塔吗
如果鲁迅他能看到
今日的雷锋夕照
一定很以为美
还有峨眉山金顶
金黄一片立于巍峨
灵隐铜殿
是世界吉尼斯最高铜殿纪录
…
这些都是
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唯一传承人朱炳仁大师代表作
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鉴
朱炳仁大师监制的这款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,其中碗直径115mm,高度60mm,铜筷长230mm,1套分为3件,分别为1个碗,1双筷子,1个筷架。整套碗筷,富贵大气,色泽金黄明亮,工艺精湛细腻。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,是铜雕技艺的精品之作,精巧细致,“寿”字作图案布局,环绕于碗体,寓意健康长寿,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,福寿绵长。
碗口为传统碗径大小,以精铜所制,由铜雕技艺铸造雕刻,碗面雕刻一圈不间断寿字纹;
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之一,此财筷通体圆润,美观精致。
铜雕文化经过历代的沧桑,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,对后代影响深远,铜工艺品的展示,就足足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。铜雕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样见证了中华名族文化的发展。
雕塑工艺品、艺术雕塑等等,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的碗上,采用大小合宜的圆润寿字,配合黄铜碗之光滑,既简洁又不失大气。
寿字有百种写法,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对“寿”文化的热衷,健康长寿是人们对生活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期望。
碗底款为“朱炳仁 铜”字样,朱炳仁大师有中国当代十大铜建筑等代表作,如杭州雷峰塔,灵隐寺铜殿、桂林铜殿、峨眉山金顶等等,因而被誉为"中国铜雕建筑之父"。
此印更彰显了此碗的尊贵身份,也诠释了该组铜雕餐具的艺术价值。
铜雕技艺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,朱炳仁大师曾说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理念,匠人们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在技艺传承上面尤其重要,而此套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,也经历了复杂的工艺和制作。
优质东川铜,高纯度的安全材质
东川精铜,清代铸币造器的原料,受乾隆御“灵裕九宵”匾以示褒奖。坚持'甄选优质云南东川铜为原料,结合独家配方制作香道、摆件、茶器类产品,铜质厚实饱满,简洁柔和,滑如婴儿肌肤。
铸造工艺
将铜熔炼成符合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,经冷却凝固、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、尺寸和性能的器物。
蚀刻工艺
用化学溶液蚀刻在铜表面形成图案,将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,对点、线、面进行蚀刻,形成凹凸和镂空的效果,极需匠人专注、精细、缜密,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。
打磨工艺
匠人采用不同程度的砂纸,从粗到细,仔细打磨、抛光,保证铜胎表面的洁净、光滑。
封蜡
用烫蜡在铜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防止铜过分接触空气导致氧化。
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、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朱炳仁监制,朱炳仁艺术博物馆出品。
监制大师
出品方
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铜雕大宅,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书法、交融汇合,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铜书画、铜壁画和铜制佛像等,感受独特的铜文化和佛教文化。 博物馆规模宏大,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,除立面墙和地面外,门、窗、屋面、立柱、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,共耗费原料铜125吨。博物馆整体风格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加以呈现,回廊穿连,厅楼叠筑,铜光闪烁,古朴华贵,被誉为“江南铜屋”。
铜雕历史悠久,但氧化性很差,很容易被腐蚀,所以要加强日常保养。
定期对铸铜雕塑进行清洁,用干净、干燥、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表面,对于一些有沟不容易清洁的地方最好用毛刷处理。
对于一些出现哑现象的铸铜雕塑,切记不要用力擦拭,要用细布擦拭达到抛光的效果,如果加一些抛光物最佳。
铜雕环境要要保持环境干燥,无污染物。其次温度最佳控制18°C—24°C区间。
要避免外界的化学制品侵蚀,比如:酸碱氯化物等。
黄铜铸就经典,招财福寿绵长
铜雕·禄碗财筷套组
寓意健康长寿
馈赠佳品,值得入手